欢迎光临~包头市朝聚眼科医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
您的位置: 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科普知识

科普知识

新学期视力告急?这些科学补救方法请收好!

新学期不少家长发现孩子的视力较假期有所下降,这与假期中电子产品使用频繁、户外活动不足,以及开学后课业加重、用眼压力增大密切相关。若孩子已出现视力下降,不必过于焦虑,以下科学方法可以帮助及时干预。





专业检查是第一步

发现孩子视力下降时,首要不是立即配镜,而是应进行专业视力检查,明确是否为假性近视

很多儿童在近视初期属于调节性近视(“假性近视”),即因用眼过度导致睫状肌持续紧张、调节痉挛而引起的暂时性视力下降。在此阶段如能及时干预,通过科学矫治和调整用眼习惯,视力有望恢复。假性近视的最佳干预期通常为2–3个月,若错过则可能发展为真性近视。

建议:若孩子出现视物模糊、眯眼、歪头看东西等表现,应尽快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散瞳验光,由医生判断近视性质,避免盲目配镜。





科学配镜,控制度数加深

如确诊为真性近视,则需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矫正方式,不仅为清晰视物,更为延缓近视进展。

图片

角膜塑形镜(OK镜)

原理:夜间佩戴8–10小时,通过改变角膜中央弧度,暂时降低近视度数,白天通常无需戴镜即可看清,有助于延缓眼轴增长。

适用人群:8岁以上,近视600度、散光150度以内,喜爱运动或不愿佩戴框架眼镜的青少年。

注意:属Ⅲ类医疗器械,需在有资质的医疗机构验配,并严格遵守护理和复查要求。

离焦框架眼镜

原理:采用特殊光学设计,在矫正中心视力的同时,于周边区域形成稳定的离焦信号。

效果:抑制眼轴过快增长,控制近视加深。

特点:佩戴方便,需全天佩戴效果更佳,适合多数近视儿童,尤其是不适合OK镜的人群。





定期复查,及时调整方案

近视防控需长期坚持,定期复查非常关键。建议每3–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眼部检查,以便医生评估防控效果并及时调整干预策略。





养成良好用眼习惯

■ 遵守“20-20-20”原则:近距离用眼20分钟,远眺20英尺(约6米)外20秒以上。

 ■ 保持正确读写姿势:坚持“一尺一拳一寸”,光线要充足柔和。

■ 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:日光有助于视网膜释放多巴胺,抑制眼轴增长。

■ 合理使用电子产品:严格控制使用时间,优先选择大屏幕,保持距离。

■ 均衡饮食与充足睡眠:多摄入维生素和叶黄素,保证作息规律。


内容参考:

近视防控相关框架眼镜在近视管理中的应用专家共识(2023)

角膜塑形镜验配流程专家共识(2021)

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

科普文章 仅供参考 不作为诊断依据
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
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