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~包头市朝聚眼科医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
您的位置: 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科普知识

科普知识

校园筛查只是第一步,给孩子真正的视力保护还需要这样做!

秋季校园视力筛查工作有序展开,有些家长收到了孩子视力异常的通知,不少家长心生疑虑:“孩子在学校的筛查结果准不准?到底有没有必要再去医院做一次检查?”

正确看待筛查结果:筛查报告单不是诊断书,而是一份重要的“提醒函”和“行动指南”。


校园视力筛查≠专业视力检查


项目

校园视力筛查

专业视力检查

检查内容

裸眼视力、戴镜视力(如有戴镜)、非睫状肌麻痹下屈光检查、视觉健康影响因素评估[1]

裸眼视力、裂隙灯检查、眼位检查、医学验光(根据需要接受散瞳验光检查)、眼轴及角膜曲率检查、眼压检查、眼底检查、双眼视功能检查等。

核心目的

快速“筛”出可能存在视力问题的孩子,以便家长能够及时介入并采取纠正措施。实现近视学生的早期预警,进而做到“早发现,早防控”。它的特点是高效、快速、覆盖面广。

精准诊断孩子眼部发育情况、判断近视与否、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。它的特点是全面、精准、个性化。


校园筛查存在一定局限性

  • 环境干扰大:教室光线、学生配合度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;

  • 项目较单一:无法检测眼轴发育、眼底病变等深层问题;

  • 无法区分真假近视:当用眼过度时,睫状肌可能会持续收缩并产生痉挛,导致调节性近视(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假性近视),进而造成视物不清,普通验光易误判。


为什么筛查后必须进行专业复查?

1. 辨别“真假近视”

校园筛查中,孩子因视疲劳可能导致短暂性视力下降,显示“疑似近视”,这可能是假性近视。通过专业散瞳验光,可以放松睫状肌,测出真实屈光状态。若误当真性近视配镜,反而可能损害视力。

2、找出视力问题的根源

有些孩子视力下降,并非单纯的近视,可能存在着如斜视、弱视、先天性眼疾等需要进一步诊治的眼部问题。专业检查能全面评估眼部健康状况,准确找出视力下降的根本原因。

3. 获取“量身定制”的防控方案

同样是100度的近视,不同的眼轴长度、角膜曲率、视功能状况,其防控策略可能完全不同。专业复查能提供个性化近视防控方案,如选择何种光学矫正方式(功能性框架眼镜、角膜塑形镜等),是否需要视功能训练等。

4.建立屈光发育档案[2]

建立儿童青少年屈光发育档案,不仅记录度数,更包括眼轴长度、角膜曲率等关键数据。长期跟踪随访,能动态评估孩子的视力发育趋势,对近视进展进行有效预警和干预。


行动指南:家长下一步该怎么做?


■ 选择有资质的医疗机构:尽快携带筛查报告,前往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专业复查。

■ 充分做好检查准备:安排充足时间(散瞳验光及验配镜都需要充足的时间)。

■ 遵医嘱科学矫治与定期复查: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矫正与控制方案,并保持每3-6个月的定期复查,动态监测视力变化。


内容来源:

[1]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(更新版)》及解读

[2]《近视防治指南(2024年版)》

科普文章 仅供参考 不作为诊断依据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
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