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~包头市朝聚眼科医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
您的位置: 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科普知识

科普知识

“三甲”名医科普|孩子近视,别只关注视力和屈光度,这项检查同样重要!

许多家长带孩子检查视力时,通常比较关注近视、散光等屈光度数,而对 “视功能” 的评估了解相对较少。其实,除了查视力、屈光度,检查 “视觉功能” 对近视的孩子也非常重要。这是为什么呢?今天就来给大家好好科普一下。


视觉功能与视力、屈光度的不同

视力:主要反映眼睛看清物体的能力,通常以能看清视力表上的最小视标来衡量,比如我们常说的 “视力 1.0”“视力 0.8” 等。它是一个相对直观的指标,用于评估眼睛的基础视物清晰度,但无法反映眼睛的协调、调节等深层功能。

屈光度:表示眼睛的屈光状态,用于衡量眼睛的近视、远视或散光程度,单位为 “屈光度(D)”。例如 “近视 200 度” 就是屈光度为 - 2.00D。屈光度主要反映眼睛的光学特性,决定了是否需要配镜以及配镜的度数,但它不能体现眼睛在看东西过程中的工作状态和协同能力。

视觉功能:则是一个更广泛、更深入的概念。它不仅包含了视力和屈光度所涉及的基础视物能力,还涉及到双眼如何配合工作、眼睛如何灵活调节焦距、如何准确判断物体空间位置等一系列复杂的生理过程。如果把眼睛比作一台相机,视力就像相机拍出照片的清晰度,屈光度如同相机的镜头参数,而视觉功能则是相机的整体运行系统,包括对焦速度、防抖性能、双镜头协同工作等综合能力。

什么情况下,孩子需要做 “视觉功能检查”?

出现用眼不适症状时

当孩子频繁出现揉眼睛、眨眼、眯眼等动作,或者诉说眼睛干涩、酸胀、疼痛,看东西后容易疲劳,尤其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(如看书、写作业、看电子屏幕)后症状明显加重,这些都可能是视觉功能异常的信号,需要及时进行视觉功能检查。

近视度数增长较快时

如果孩子在短时间内近视度数增长明显,比如半年内增长超过 100 度,除了考虑用眼习惯等因素外,也需要进行视觉功能检查。因为调节功能异常、集合功能不足等视觉功能问题可能会加速近视的发展,通过检查可以明确原因并采取干预措施。

阅读或学习时表现异常

孩子在阅读时经常出现串行、跳字、漏字的情况,阅读速度慢,理解能力差,或者在做需要精细视觉的活动(如画画、写字)时表现困难,难以集中注意力,这些情况可能与视觉功能中的融合功能、调节功能等异常有关,应进行视觉功能检查来排查问题。

运动或空间判断能力差时

孩子在运动过程中经常碰撞物体、接不到球,上下楼梯时容易摔跤,对物体的距离和空间位置判断不准确,这可能是立体视觉功能或双眼协调功能异常导致的,需要通过视觉功能检查来评估和诊断。

配镜后仍有不适时

有些孩子佩戴眼镜后,虽然视力达到了正常标准,但仍然感觉看东西不舒适,有头晕、眼胀等症状,或者看近物时模糊、疲劳,这可能是配镜方案没有考虑到视觉功能问题,此时需要进行视觉功能检查,重新调整配镜方案或进行视觉训练。

定期视力检查时

即使孩子没有出现上述明显症状,在定期进行视力检查时,尤其是近视儿童,也建议同时进行视觉功能检查。正常儿童每 6 个月一次的视功能筛查,能及时发现潜在的视觉功能问题,做到早发现、早干预,避免问题进一步发展影响视觉健康和学习生活。

家长如何关注孩子的视觉健康?

定期检查

正常儿童建议每 6 个月进行一次视功能筛查,近视儿童每次验光时都应进行视功能检查。通过定期检查,及时了解孩子的视觉功能状态,发现问题尽早干预。

观察症状

注意观察孩子日常生活中的用眼表现,如是否经常揉眼、眨眼,看近处物体时是否容易疲劳,阅读时是否串行跳字,运动时是否经常接不到球等。如果出现这些症状,可能提示孩子存在视觉功能异常,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。

培养良好用眼习惯

督促孩子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,控制用眼时间,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。增加户外活动时间,让孩子多接触自然光线,这对预防近视和保护视觉功能都非常重要。

合理饮食

保证孩子饮食均衡,多摄入富含维生素 A、C、E 以及叶黄素等对眼睛有益的食物,如胡萝卜、橙子、蓝莓、菠菜等,有助于维护眼睛的健康。

孩子近视不仅仅是视力和屈光度的问题,视觉功能的健康同样不容忽视。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,关注孩子的视觉健康,让他们的眼睛明亮如初!

内容来源参考:

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的《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核心知识十条》

科普文章 仅供参考 不作为诊断依据
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
二维码